当前位置: 首页>国防动态>正文

通知公告

[详情]关于我院2023届毕业生学生证注销的公告

[详情]士官学院专业介绍及咨询电话

[详情]潍坊科技学院、潍坊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详情]潍坊科技学院2019-2020学年校历

[详情]“工匠杯”第二届电工技能竞赛总决赛活动方案

+更多

国防动态

以积极的政策努力推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良性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4-11          编辑:  

在大国战略竞争长期化、地缘政治冲突影响持续外溢、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周边外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和优化策略选择。

首先,通过持续和稳定的政策实践向国际社会注入确定性,缓解周边国家对国际合作与未来前景的担忧。中国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国,可以通过保持对外政策的连续性和行为方式的稳定性提升国际关系的确定性,为国际社会提供明确的预期,为周边国家提供当前国际体系中比较稀缺的确定性。中国能够提供的确定性包括:政策理念的确定性,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政策目标的确定性,不因为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地区形势的变迁而轻易调整政策目标,不采取类似“美国优先”的不尊重他国利益的做法,在战略目标上持续保持高度克制;经济合作的确定性,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双边与多边经济合作;安全合作的确定性,努力加强与周边国家多层次的安全合作,不在安全领域采取集团对立、阵营对抗的做法;热点问题管控政策的确定性,积极管控周边热点问题,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试图从热点问题中谋取利益;行为方式的确定性,在与周边国家打交道过程中践行“亲诚惠容”理念,不实施机会主义或强权政治的行为等。

其次,管控周边热点问题,推动经济合作“去安全化”,避免地区议题被安全问题主导。在大国竞争加剧和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国需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对周边热点问题进行更有效管控。面对“泛安全化”现象的蔓延,中国与周边国家可以开展“去安全化”合作,使经济合作恢复和保持其互利共赢的本来面目,使“安全的归安全,经济的归经济”,避免安全思维对经济合作的过度影响和渗透,避免周边安全矛盾的激化和升级。

再次,持续深化和充实与周边国家伙伴关系的内涵,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利益联系与情感纽带,推动地区共同发展,以此缓解地区紧张形势,减少安全因素对发展问题的干扰。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安全政策给地区形势带来很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可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投资及发展合作,增强中国市场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加强双方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双方在经济与技术领域的共同进步,推进双方的社会文化交流,强化相互之间的好感与认同,进而维护周边和平发展环境的稳定。

最后,持续提升引领能力,降低大国竞争与地缘政治冲突对周边秩序的影响。美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构建的地区安全秩序不仅不能降低各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反而严重恶化了本地区的安全环境。中国可以通过为周边国家提供比较充分的战略缓冲空间,降低其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使其能够在相对宽松的地区环境中更好地维护和追求自身利益,发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声音。中国对与美国的亚太盟国开展务实合作持高度开放的态度,避免本地区集团政治与阵营对抗的固化,为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留下更多选项与可能性。中国倡导包容性的安全理念,推动建立把更多本地区国家包含在内的非排他性地区安全架构,消解零和博弈与对抗思维对地区合作的消极影响,推动周边秩序良性发展。



下一条:澜湄合作:十年耕耘铸就“金色平台”